偏远山乡诗窝子带来的思考 

http://www.scol.com.cn(2017-4-14 11:47:34)  四川日报  编辑:侯雯雯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川评
作者:川评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引发不少人重温唐诗宋词。甚至,我们发现,原来在叙永县水潦、水尾这样两个偏远乡镇,因为连续开展“诗词大会活动”16年,使得当地诗文之风盛行。

  《世说新语》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博学多识,勤于治学,家中书香气氛浓郁。有一次,郑玄责罚一个婢女,婢女与郑玄争辩,郑玄一怒之下让人把婢女拉到泥地里。另一位婢女经过,看到这种情景,用《诗经》中的一句诗问:“胡为乎泥中?”这位婢女也以《诗经》中的诗句作答:“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后来,“郑玄诗婢”成为典故,用来形容诗礼传家。成都的著名文化品牌“诗婢家”便来源于此。叙永偏远小镇上的中小学生,可以写诗言情、借诗言志,也是与周围诗风盛行的浸染之功密不可分。正是浸润多年,终有所得。

  在《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人们对诗词的喜爱之情之前,十年如一日的民间诗词大会其实是默默无闻的。这并不奇怪,不少人认为诗词是无用之学,在很多人心中是“只有香如故”。然而,在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中,诗词已浸入血脉,无法断绝,稍一唤醒,又会激起一片涟漪。在今天,《中国诗词大会》又激起阵阵浪花,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任其风过之后重归平静,还是趁此唤起对优秀传统文化一浪高过一浪的真心弘扬。

  须知,好的诗词,必然有真、善、美在其中。因为对真理的思索,对美好的追求,因为勇于表露真性情,才会有层出不穷的想象和不受羁绊的语言,创作出无数流传千古的美丽诗篇。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入体会诗词带来的人文气息,追寻那些或雄奇或绚美或婉约的想象源头,就能让经典诗词焕发出超越时代的绚丽光彩。

  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到,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生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个了无趣味的“日常”。诗词于今天的我们,就如同那个标语牌,在提醒着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