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理论思考 >> 正文
家风文化,关乎家国兴衰荣辱
http://www.scol.com.cn(2017-3-1 8:30:37)  四川日报    编辑:侯雯雯
作者:邓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者按

  家风是民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日前,记者从省纪委获悉,作为“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的组成部分,今年初我省启动的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目前已进入全面征集经典家训家规、优秀家风家训故事阶段。当下,如何在加强制度监督惩处的基础上,通过家风的良好熏陶和规范约束来加强干部廉洁奉公教育、培养干部个人道德自律,同样为社会所关注。鸡年春节刚过,带着问题,主持人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对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嘉宾: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院教授

  谭继和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省社科院研究员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邓也

  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成员的人格养成

  主持人:现在很多传统节日淡化了,唯独春节过得依然隆重,可谓是承传千家万户家风的最好载体。请问您对春节与家风之间联系有什么感受?

  谭继和:春节是万物回春、合家团聚的欢乐节日,其来源很古。按易经的说法,春天万物萌生、草木萌芽、昆虫蜉甲时,就是“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时。因此,西周以来就兴起了春天到来的某一天就会合族祭祀的习俗。汉武帝时,落下闳制“太初历”,正式确定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宗族和睦与家族教化的吉日,在家乡团聚更有不忘乡土,不忘本来,接受乡贤教育,敬老爱幼睦邻的欢会意义。所以,春节又是家训教化和家风传承的好日子。

  主持人:家风家训的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并传承的?

  谭继和:家风是华夏民族一种重要的文化,体现在家教、家训、家规、家书、家信、家诗、家俗等方面。最早的家训是大禹创制的 “祖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禹后人根据这个祖训,创作了“五子之歌”。西周时周公承此精神用以教育年幼的成王,行冠礼,家训就变为国训了。家风一定是正义、健康的内容。《左传》明确规定:“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教子做人要走正道,不走邪道,这叫“义方”教育。华夏家风就是这样形成和传承下来的。家风教育是与时俱进、偕时而化的。当代中国家风教育,有当代中国的特色。它既是几千年华夏家风的传承,又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特色的新家风的创新性转型和创造性发展。

  主持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这么重视家风家训?

  肖群忠:在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家庭一直对社会生活、人的教育和人格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古重家风、家教,因为它关系到家庭成员的人格养成、人生幸福,以及家庭和家族的荣辱兴衰。钱穆先生指出,历史上许多名门望族能够绵延百世,其背后依靠的乃是家族文化的力量。历史上的家风、家训在史籍中留下了许多记述,成型、成文的家训也有很多得以流传下来,成为我们可以研究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家训是某一家庭或家族中父辈对子辈、兄辈对弟辈所作出的某种训示和教诫。中国传统家训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其核心是道德和人格教育。

  良好家风中的廉洁取向彰显时代价值

  主持人:中国传统的家风家训文化体现出哪些当代意义?

  谭继和:主要有三方面的当代意义:一是传承和发展祖宗传下来的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教育;二是做人正道,勤劳节俭的“义方”教育;三是继承传统诗教和礼教“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传承耕读传家的书香家庭、书香农居、书香城乡的“书香教育”。当然不止这些方面,总之,家风就是正风励俗,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家教。

  肖群忠:古代家风家训中的 “廉洁”“廉政”思想彰显出重要的时代价值,可以在培育当代公民形成廉洁美德和崇俭抑奢良好社会风气、促进干部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古人家风家训中那些重视义利之辨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些重视廉洁之德对于人格养成、人生幸福、清廉为政、实现社会善治的重要意义的思想,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古代家风家训中那些具体行为律令,既有价值观上的是非厘清、价值引导,如重义轻利、崇俭抑奢;又有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规范,如量入为出、不吝不奢和取之有道、以义制利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为我们当下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宝贵而直接的精神资源和丰厚滋养。

  主持人: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与一个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有哪些联系?

  肖群忠:传统家风家训提出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崇俭抑奢,节制欲望;量入为出,不吝不奢;取之有道,以义制利;公私分明,为公去私;反贪反贿,拒腐防变;乐善好施,爱国济民。其中前三条针对所有的人,主要是未入仕的普通人;后三条则是针对官员。第一条是普遍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第二和第三条是关于财产消费、财富谋取的道德规范;第四条是官员理财的道德抉择前提,第五条是直接反贪拒腐的禁止性规范,第六条则是对清官好官的道德期待和对其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廉洁廉政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可以说传统家风家训对于一个人的方方面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良好家风是我们党生命力长盛不衰的红色基因

  主持人: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中,哪一个方面的内容规范最为突出?

  肖群忠:在传统中国,人们普遍重视崇俭抑奢的价值观,也普遍形成了崇俭抑奢的社会风气,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个人不节俭,便会使生活窘迫;一个家庭不节俭,便难以应对突发的意外;一个国家不节俭,便不能保持雄厚国力;一个时代不节俭,便会使资源枯竭,祸及子孙。弘扬廉洁家风,可以使人常怀对物质的俭朴态度,养成节俭的生活方式,崇俭抑奢,爱惜物力,量入为出,节约资源。更重要的是,它对培养国民和官员的廉洁廉政美德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时下,崇俭抑奢的优良传统面临严峻挑战,贪腐案件时有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了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中央及时公布了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对于纠正领导干部奢靡之风、端正社会风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此上行下效,促进了近年来社会风气的整体好转。

  主持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治家与治国有哪些异同?

  谭继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是华夏祖宗就有的文化认同观念。它源于夏商周家族公社和农村公社宗法制度的祖宗崇拜。众家围绕中心而成中国,中国凝聚万家而造福于每个家,这是历代祖先传下来的价值共识。“治大国如烹小鲜”,家治理得好,家和万事兴,就会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民族兴旺。治家与治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家庭的家风是全家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民风和社会风气形成的根基。

  主持人: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传承和建设家风文化?

  谭继和:华夏家训、历史金鉴,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家风建设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思想营养,更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需要做正己正人、正风励俗的表率,做正亲正族、亲仁睦邻的表率。良好家风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是我们党生命力长盛不衰的红色基因。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家风正、作风淳,清白做人,廉洁奉公,当好人民公仆,推动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好转。

  肖群忠:中国共产党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倡以家风家教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提升、推动干部廉政教育的当下,重温我国传统家风家训中的道德要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毛泽东同志说过,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广大党员干部严于律己、艰苦朴素、襟怀坦荡、热爱生活、忠实家庭,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党员干部,从而造福一方,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