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提高成活率应成义务植树追求目标
http://www.scol.com.cn(2017-3-10 8:03:2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杨维兵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阳春三月,大地回春。每年的“植树节”前后,很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要组织干部职工到荒山野岭植树造林,以此激发和带动当地老百姓的植树造林热情。

  上世纪80年代,我读小学,每年的植树节热闹非凡,挖坑的控坑,抬水的抬水,每个同学都忙得满头大汗,把植树真正当成了一项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任务。植树后的一段时间,学校还要轮流组织高年级同学利用“劳动课”时间去浇灌树苗,确保大部分小树尽快成活,尽快成长。很多同学放学回家后,还要趁着植树热情,在水沟边或菜园地旁种下两三棵小白杨抑或小柏树。与此同时,大人们也会自觉主动地在房前房后或田间地角种一些果树或者其它有价值的树木,并精心照料,确保每一棵树都能够成活。那时的大人小孩,都把植树作为了一种建设祖国、建设家园的自觉行动。

  时光在流逝,社会在变化。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已失去了植树造林的热情。虽然每年的三月仍有很多单位组织植树,但这样的植树不是为了植树而植树,更多的是一种“榜样示范”,而在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外出,即使有这样“榜样”来“示范”,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很多人已散失了植树的自觉与热情。更可怕的是,一些地方组织的植树活动,少数人仅仅是把树放在坑里了事,根本不关心树的死活,甚至还有极个别人员在树坑种“树枝”,做些“看上去很美”的“表面文章”。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一些地方年年植树,年年都没有树,荒山仍旧是荒山,不仅让种树的人失去了热情,而且让老百姓也无法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不管树的成活,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应该予以坚决铲除。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家园,而且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党中央已作出“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新的形势面前,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除了运用多种方式确保已有的绿化面积不减少,已成活的树木不受到伤害外,还要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我们的国土面积是有限的,只要我们人人动手,每年都植几棵树,并且确保所植的树能够成活,那若干年后,我们所生存的家园就一定是美丽的。

  “5·12”特大地震后,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每年三月都要组织网友自发到震中汶川植树,并委托当地林业部门加强后续管理,据说成活率相当高,早年栽种的小树已绿满山头。植树是一项活动,更是一种行动,国家设立“植树节”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引导人们养成自觉植树、自觉护树的良好习惯。一些地方“有组织”的植树为什么会种一片死一片?麻辣社区在汶川的自发植树为什么大多数都能成活?原因就在于前者“被逼”,后者“自愿”;前者“用形”,后者“用心”。一个出于心,一个发于形,效果当然是截然相反的。

  能够植多少棵树不是问题,只要每年坚持;所植的树能够成活多少,这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把每一棵树都植活,不仅是一种作风,更是一种责任,对自己、对国家、对子孙后代的责任。

  但愿今年的植树节,大伙儿把每一棵树都能植活。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