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对“舌尖上的浪费”不能仅靠道德谴责
http://www.scol.com.cn(2017-3-26 8:28: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侯雯雯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反“四风”行动的开展,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节俭之风吹遍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然而,一段时间之后,机关单位的食堂是否还能做到“光盘”?午餐时间,在某中央直属机关事业单位的食堂,用餐的人满满当当,“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合理消费,剩菜打包”的标语随处可见。可到餐盘回收处一瞧,能基本做到“光盘”的,仅有一半。只吃了两三口的馒头、还剩下半份的面条、七零八落的剩饭剩菜可真不少。(3月25日人民网)

  “舌尖上的浪费”一直存在,仅是近些年在各方的共同关注下有了一些好转而已。而要说一些素质不高的“凡夫俗子”有些食物浪费的为,也许还不必大惊小怪,然而,要是中央机关食堂里,一些国家公务人员也浪费食物,就令人遗憾、费解、怨怒了。那位在部委工作的李先生的话很具有代表性:“加上食堂价格便宜,吃不完也不感觉心疼。”听到此言,不免令人感到悲凉,难道中央机关食堂的饭菜便宜,且是吃自助餐,就可以随便浪费?中央机关国家公务人员的素养和修养哪儿去了?

  按说能在中央机关工作之人,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精英,无论是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乃至道德养修等都应该很高,遗憾的是,食物浪费竟然在机关食堂上演。看来“光盘”行动中,这部分本该起带头作用之人反而树立了坏榜样,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惩罚措施加以制止。既然自律不奏效,就必须以他律形式强制,这是提高中央机关公务人员素养的需要,更是对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深入贯彻落实的需要。

  “民以食为天”,食是天大的事,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食物养成了敬畏的习惯。一个人的饭量能有多大?再好吃的佳肴,对一个人来说一顿饭也只不过是几碗米、几盘菜、几块肉,就是食量再大,又能吃多少?浪费食物可憎可恶。饭桌上,我们小时候就受到爱惜粮食的教育,那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不能随便浪费。可如今,别说饭桌上的那点残羹,就是大鱼大肉都敢浪费,这恰恰说明我们缺少对食物的起码的敬畏感。

  世界上有些群族饭前必须祈祷,以感谢上天的恩赐,不祈祷就吃饭是一种罪过;有些群族在屠宰动物前需要念经。中国人也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或“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等至理名言。吃的东西很宝贵,那是劳动的结晶,对食物的敬畏即是对生命的敬畏。某种程度上说,虽然浪费食物属于道德范围,但也该对此有“负罪感”,因为浪费食物就间接侵害了他人对物产的占有权。

  据说地球上每九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受到饥饿的困扰。冯小刚拍摄的电影《1942》当年红极一时,该影片为我们普及了一点历史知识,1942年中原大旱,仅河南就饿死了300多万人。时隔仅仅几十年,一些人就把当年挨饿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吃饱饭没几年,就开始浪费,甚至变得穷奢极欲起来,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疼”。我们的资源越用越少,能种田地的土地也在变少,再浪费食物真的是天理难容了。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食物浪费现象超乎想象,一年就要倒掉两亿人口粮,这其中就有某些中央机关食堂的贡献。吃,可视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懂文明、知廉耻的一面镜子。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敬畏食物也是人类最宝贵的文明习惯之一;饱腹之时要知浪费食物之耻。享受食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对食物怀有起码的敬畏感,这本是常识,是人类朝着更文明挺进的一个标志。所以,对“舌尖上的浪费”不能仅靠道德谴责,而必须采取更严厉的经济、行政等惩罚措施。(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