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新官话”是干群“导电体”
http://www.scol.com.cn(2017-3-7 14:18:1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侯雯雯
作者:刘明月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长刘应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一些细节:“这几年总理一直要求,文风尽量生动活泼、口语化、接地气、要有温度。报告语言风格注重平易朴实、简洁明快、深入浅出、贴近群众,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3月6日,湖北日报)

  官话(Mandarin)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语的称呼。而群众眼里的“官话”则是生硬难懂,带有浓浓“官僚气”的话语,不但“假大空”更是令人反感。在这样一种语境之下,群众希望的是一种文风生动活泼、口语化、接地气、有温度的“新官话”。

  俗话说,贴近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领导干部首先是“干”然后才是“部”,因此,不管在行动上、言语上,都应该以群众听得懂、信得过为前提,这样才能亲近群众,反之则会远离群众。

  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要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就要在转变官念,转变作风上下笔,不管是拉家常的“民味”,还是红头文件的“白话版”,只有官话变成民话,才能建立干群之间的雨水联系。

  事实上,官话是一种执政上的“语言陋习”,即便在说话上也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那么在甩开膀子干事上是不是也会把自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思想就会成为懒政滋生的土壤,让干群之间“绝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干群之间是“导电体”,并不是“绝缘体”。“官话语言”是价值的外壳,多写真情实感,多写“言为心声”,不再“套话”上纠结,能在“白话”上话民生,才能激起干群之间情感共振,扭转“官话”带来的不正之风。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