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全国两会地方谈】着力打造四川创新改革试验新亮点
http://www.scol.com.cn(2017-3-16 7:37:4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央交给四川最重要的改革任务,也是当前四川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四川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机遇。四川领命前行,不断探索,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领域大胆创新,亮点频频。四川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篇大文章做好,为早日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奋进前行。(3月12日《四川日报》)

  要想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搞得更加符合四川实际,形成“四川模式”,首先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涉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部分内容,以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带动四川转型发展。四川设立自贸试验区,其实就是在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样板。这类试验区,既有别于沿海地区,也有别于其他内陆地区。四川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培养、金融类服务等有很多自身优势。省委书记王东明就曾评价四川被列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为:“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央赋予四川最重大的改革试验任务,也是未来四川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新的增长动能面临的重大机遇之一。”

  做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篇大文章,就意味着四川赢得了“两个跨越”的抓手,抓得好,就会为四川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也将给全川人带来更多改革发展的红利。目前,四川已承接了仅近13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当年四川的向阳模式,宜宾小型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模式,以及更加闻名和成熟的成德绵为重点的带动模式等,都为改革试验区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提供了很多重要参考,必将带动全省全面创新转型发展。

  就要像王东明书记提出的那样,以成德绵为重点,带动全省全面创新转型发展,着力打通经济和科技的融合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构建多层次、全要素的创新平台,着力推动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就应该是试验区的重中之重作。而包括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以及其他众多国家级、省级的开发区,在科技平台方面,重点推进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在国际合作平台方面,重点推进中韩创新创业园、中法生态科技园、中法农业科技园、新川创新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就是其他重点工作。

  同时,还要做好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这一直是四川的优势和特色,且有着成熟的模式和经验。推动军民两个方面的资源相互转化,意义重大,这是习总书记在两会上多次强调的。四川已与中央的一些军工企业达成了全面合作或专项合作协议,一些重大项目陆续落地,部分重点推动的航天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信息安全产业园、军工电子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有些已经落地,有些即将成为现实。当然,试验区建设是一项创新之举,因此,在深化知识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成果转化,以及激发各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也必须精雕细琢,通过创新优化结构,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省级行政区整体性作为国家试验区,既体现了国家对与四川再改革创新上赋予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对四川多年改革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诚如报道中所言,在军民深度融合上,使“两张皮”变成“一盘棋”,从“专供”到“共享”军工科研设备“活”起来。在探索融资服务上面,采取梯形融资服务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腾飞。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上,使“校中厂、厂中校”为现代制造业“造血”等,

  抓创新,其实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其实就是谋未来。国家的进步,振蜀兴川,都需要改革与创新,改革与创新就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也被视为“再工业化”之举,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党中央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就反映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决心。而作为四川来说,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为重要抓手,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试验区最终成为“四川模式”,以使其成为改革创新实验的新亮点。(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