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全国两会地方谈】使出“绣花”功夫打赢四川脱贫攻坚战
http://www.scol.com.cn(2017-3-12 8:57:2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侯雯雯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3月11日《四川日报》)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低的那一块板。同样,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重点要看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怎样。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但现实也早已告诉我们: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决胜方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又以“绣花”功夫来形容脱贫攻坚,其落脚点还是“精准”二字,是对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深度解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当我们离这个目标越近的时候,越要保持积跬步而致千里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走完预定的征程。这个过程离不开“精准”,必须心无旁骛、一丝不苟,要像“绣花”一样,下准针、过准线,一针一线都要力有所指,有条不紊,绵绵用功,精雕细镂、精益求精。特别是脱贫攻坚要“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可以像“绣花”一样飞针走线、加班加点,见缝插针式的“赶工”,但就是不能“跑粗”,一丝一毫不得马虎、一针一线不能漏掉。当年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在脱贫攻坚中讲认真就是追求“精准”,就是要用“绣花”功夫,穿针引线都要细密严谨,处处用心,认真认真再认真。只要把认真融入血液,把担当渗进骨髓,把精准定为标杆,脱贫攻坚就没有爬不过的坡,过不去的坎,克服不了的困难。

  也正因如此,开会间隙,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州会东县农牧局科教站站长李旭和“家里人”会东县派驻到37个贫困村的农技人员联系紧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她在思考如何在工作中使出“绣花”功夫。“‘绣花’怎么绣,我的理解是在精准上下功夫。”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褚艳芳说,脱贫攻坚越到后面越是硬骨头,更需要集中力量精准发力。 “总书记说的‘绣花’,我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能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贫困户落下;二是脱贫攻坚工作要因地制宜。”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说。

  有民谚称,“编筐织篓,重在收口”。 如果“收口”不好,筐子也好,篓子也罢,都不可能经久耐用。脱贫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关键体现在“收口”之时。脱贫攻坚像“绣花”一样,主要体现在“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等一件一件的小事和细节中。只有用足用好“绣花”功夫,不达标准不交账,不达目标不收兵,将一件一件小事“绣”好了,将一个一个细节“绣”到位了,才能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掉队”。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