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川报评论 >> 正文
春节少点功利化多点仪式感
http://www.scol.com.cn(2017-1-26 8:17:52)  四川日报    编辑:侯雯雯
作者:天歌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春节日渐临近,原本是家人团聚、美满和睦的新春佳节,却因为高涨的人情消费、泛滥的攀比之风,推高了过年的“物质成本”,比如带不够的礼品、车轮战的饭局、发不完的红包……1月23日,记者调查了解到,春节几乎成了“春劫”,不少人谈年色变,沦为“恐年族”。 (1月25日人民网)

  时代在变,传统在变,传统节日也同样在改变。春节,春节的涵义,早从过去的祭祀、祈祷为主,变为以团聚、团圆,尽享家庭欢乐和温馨亲情为主。然而,近年来,围绕春节的一些“负面新闻”却层出不穷,比如有人抱怨过年压力太大了,没结婚的被催婚,结了婚的被催要孩,还要被打听工资收入;有人抱怨春节开销太大了,经济上不堪重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社会新群体——“恐归族”,也就应运而生。新时代的春节,我们到底该怎么过?

  春节之于国人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不能因为存在的弊端就被轻易否定。作为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春节在维系亲情、弘扬孝道,彰显家庭人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农耕时代渐行渐远,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的前提下,这一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

  当有人感叹现在“年味”变淡的时候,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春节被进一步的“功利化”,而其传统的文化内涵却日益消解。人们攀比红包的厚度,炫耀礼物的贵重,过年似乎只是为了展示物质的丰富,炫耀金钱的多寡。春节“功利化”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现代人过年过于追求便利、省事,大到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小到写几副春联,都不想自己动手,都靠花钱去买,其代价就是“年味”的稀缺。

  每个节日都应该有其人文价值,只有具备了人文价值的传统节日,才更有生命力,才有传承下去的必要。这也就决定了春节应该坚持一些传统的东西,应该回归人文。如何坚持和回归?一要远物化,去功利和浮躁;二要重人伦重亲情。比如年夜饭可以在家吃,亲朋好友之间的礼尚往来也无须攀比,但是平时分散各地的家人一定要团聚,平时被忽视的亲情一定要凝聚和升华。

  春节“功利化”的加剧,以及民俗活动和传统仪式的式微,实是导致现代人过年“年味”越来越淡的根源。而要想让“年味”回来,必须从抵制春节“功利化”,增加春节的仪式感开始。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