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中央美院取消英语设限为啥让公众拍手称快?
http://www.scol.com.cn(2017-1-8 7:42:3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维扬书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中央美术学院6号发布了2017年本科招生简章。与去年相比,该校在部分专业招生计划做了一些微调,录取方面则取消了英语设限。(1月7日央广网)

  中央美术学院部分专业招生取消英语设限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引发网民热议,不管是考生还是毕业生都拍手称快。这说明取消英语设限符合考生及家长多年以来的心理诉求,作为从事语文教育近30年的老教师,笔者觉得这种改革正当其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恢复高考以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从初中到高中,英语课成了与语文、数学并重的三驾马车之一,此后发展到小学低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可是因为语言环境与师资水平的限制,花十几年时间学习的英语,对大多数人而言,除了记住一大堆没用的单词外,遇上外国人,也不能与人家进行正常交流。笔者在这方面就有过深刻的教训:有一年丹麦的汉学家易德波博士来扬州考察时,作为研究本土文化的学者,笔者自以为凭着初中高中大学十几年英语成绩出类拔萃的“优势”,与外国友人交流应该不成问题,殊不知与易德波博士进行简单的问候后,顿感“词到用时方恨少”,最后还得改用普通话与之继续交流。我们在学校所学的英语,都具有中国各地地方特色,甚至还夹杂着各地的方音,一说英语,外国人听了没听懂,中国人觉得很难听。而在实际工作中,学了英语又能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用得上的少而又少,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花十几年学的英语,除了作为升学或晋级的敲门砖外,别无他用。

  因为过度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在中考、高考、研考、职称考试中,三十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栽在英语这一门上。如今是望京某知名美术培训班的专业教师的黄耀杰,就感慨中央美院的这一改革举措“这绝对不啻于雾霾天的一股清流啊!”因为他6年前第一次考央美,专业成绩就冲进前20名,却因英语差5分被挡在了门外。不服输的他开启复读模式,可惜一次次败在“ABC”上。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教师在职称晋升过程中卡在了英语上。

  如今,在许多大学的非中文专业院系的课程里,没有大学语文,却少不了大学英语。人们不禁要问:难不成我们的大学培养的学生将来都要去与外国人打交道吗?母语可以不学,英语非学不可?这种匪夷所思的课程设置,浪费的是学生宝贵的青春年华,好多大学生因为在英语学科上花费的时间远超语文,导致语文基本功奇差无比。油画大师陈丹青曾经感慨“大学生的中文水平已经相当可怕”,原因是在他演讲时,学生连递上来的字条都错别字连篇。2012年4月荆楚网曾经报道,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系彭书雄教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就遇到过这样的尴尬:让学生口述请假条,向5个人提问,没有1人能准确回答,有的人甚至连基本的格式和落款等基本内容都没交代清楚。学生如果把学英语的时间花在学习母语上,或者花在母语学习上的时间远超英语,情况可能就不会这样。

  事实上,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国家层面对于英语学习太过重视,英语学科在学生学习中所占教育比例过大,导致英语学科占用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英语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有识之士早就呼吁取消在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了。

  如今许多地方在职称评审中已经取消了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今年,国内20省份推行高考英语由一年一考改一年两考,这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英语在考试中的地位。

  与语文一样,英语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其作用更多的在于与外界交流,而不是通过学习英语达到某种目的。而国内的现实是英语成了各级考试的一个门槛,没有真正体现出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意义。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顶层设计时倾听民声,广纳民意,在高校招生中尽早取消英语设限,将英语和其他外国语种一样纳入高校选修课程中,而不再成为大多数莘莘学子学无所用的沉重负担。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