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春考不必强求和秋考并起并坐
http://www.scol.com.cn(2017-1-7 7:43:5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王军荣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月7日至9日,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将举行。记者获悉,此次春考报名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达数万人,而这一涨势已持续了三年。几年前,上海春考报名曾一度跌至谷底,仅有千余人。面对冷清局面,当时高校、中学不止一位教育专家建言,“或已无存在必要”。现如今,春考报名人数已达数万人之多,上海春考因何“回春”?(1月6日《解放日报》)

  上海春考18年,走出一条明显“V”形曲线,这其实是一条考生理性选择的轨迹,春考“卖点”多,吸引力就强,反之,考生自然用脚投票,甚至弃之如“鸡肋”。这不足为奇。

  据了解,2000年1月25日,上海在全国首批试点春考,考试对象以往届高中毕业生为主。由于参与招生的高校多,招生计划人数多,考生自然热烈响应,而随着考试方式的多元及名校相继退出,春考吸引力就开始下降,考生人数也大幅下降。对此,包括高校、中学校长在内的多位教育界人士坦言,春考存在已无必要。现在春考热回潮,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定位变化,从最初的“守门人”的功能以及最初的“补充”角色变化成为“多元录取”的方式之一。随之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允许应届生报考;鼓励招生高校拿出更多“拳头”专业参与,有了这些吸引力,考生人数也就上升了。

  春考定位准确才更具吸引力,这需要出台相关诱人政策。比如,2016年,上海市明确规定各参与院校必须拿出的是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或是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今年,上海大学继续拿出招牌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参与招生,计划招生30人,与秋季招生计划持平。当春考热起来,有人建议,是否将春考打造成为与秋考并列的选拔通道。在我看来,这大可不必。一方面春考毕竟不同于秋考,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考生的理性选择都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春考只是成为“多元录取”的方式,是让考生多一种选择。而一旦将春考和秋考一样对待,则会产生诸多影响,这反而让考生无所适从。

  无论是考生还是高校,均对春考热情均高涨,这是好现象。春考也高考,其变化其走出的每一步,都会牵动着社会各方的神经。春考正渐入佳境,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春考也有可能会处于“跌落”状态。这是很自然的事,不必多虑。

  对于春考,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有严密的制度,而如果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则需要经过专家论证、民意调研等程序。如此,春考才会迎来“春天”,但却不必强求和秋考享受一样的“春光”。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