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过年:如何增加“年味”
http://www.scol.com.cn(2017-1-15 7:50:0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袁文良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中国多个传统节日中,没有哪个能比得上春节的分量。在过去,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旧时民谣对此表述得十分清楚:闺女闺女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在的过年已经不再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吃几顿好的、买几件新衣服了。难怪有人说:现在的年过得越来越像是走过场,越来没了“年味”,越越来越像是一个延长版的周末。因此,要增加过年的“年味”,就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几千年的过年文化,并不断予以创新发展。

  一是不妨自己写春联。有道是“有钱没钱,贴对子过年”。贴春联作为流传千古的过年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春节临近,商场超市甚至街头巷尾,随处都可以见到出售春联的摊点,而那些制作精美、用料考究的印刷春联,内容大同小异,字体千篇一律,使人陷入审美疲劳。因此,不妨像过去那样,自己买两张红纸并按门框大小裁剪,然后自己拿起毛笔写上几幅具有特色的春联。如此这般,既可传承祖国的书法艺术,又可彰显传统的“年味”,还可学习和普及相关的对联知识。

  二是不妨春节逛庙会。春节期间,各地都举办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的春节庙会,让人感受到“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浓厚氛围。因此,春节期间,不妨全家人出游,到附近的庙会去逛上一逛。买几件小饰物,可以装点居家的节日氛围;带着孩子猜上几条谜语,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还会获得小小的纪念品,增强孩子的成功感;带老人看上几段传统戏剧,会使老人感受到儿女的关爱和节日的欢乐。即使周边没有庙会,社区、村镇也会利用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大院举办一些文娱活动,参加这样的活动,也同样会感受到浓郁的“年味”。

  三是不妨在家吃年饭。过去过年时,很多家庭都会自己发面蒸上几锅馒头,并于除夕夜包饺子,乐乐呵呵地一起吃顿饭。饭桌上,老人给孩子必红包,子女则向老人嗑头表达孝心。而今,嗑头渐渐离我们远行,但年夜饭仍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家庭为了“省事”,年夜饭到酒店去吃,不少老人来对此感觉是仍缺少了“年味”。所以,除夕夜的年饭最好老人孩子在家一起吃,大家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唠唠家常,看看春晚,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特别是在外工作、春节回家的人员,春节团聚之时就应该尽情享受全家团聚的欢乐,给老人送上团聚的欢乐。

  四是不妨邻里间相互拜年。过去的大年初一,孩子们都穿上新鞋新衣由家长带着到邻里拜年。家家户户也都摆上平时很少买、即使买了也舍不得拿出来的香烟、瓜子、糖块、水果等招待羊来拜年的邻居。主客间彼此道一声“恭喜发财”,有一种“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感觉,即使一年来有些不快也会就此烟消云散。而今,住进小区楼房的人们有一种“老死不相往来”表现,患上了所谓的“楼房冷漠症”,就是同事同住一个小区,也少有登门拜年的了,都是以短信或微信代之。所以,在新春佳节到来之时,我们不妨从楼房中走出来,到左右邻居、楼上楼下拜个年,道声喜,彼此间立刻会有亲近感,以后生活中遇有什么事大家自然会伸手相帮。

  当然,中华民族的“年文化”丰富多彩,有许多需要我们传承。但有两年点需要我们注意,在此也予以提醒:

  一是建议燃放环保鞭炮。中国人过春节,总会想起花炮。然而,由于烟花爆竹运输、燃放易引发安全事故,且燃放会制造垃圾、污染空气,许多人开始呼吁,过年不再燃放烟花爆竹。然而,过年不放几挂鞭炮,的确少了“年味”。因此,我们不妨放弃传统的火药鞭炮,选购“电子鞭炮”,插上电源“噼啪”作响,也可收到燃放花炮的音响效果。当然,也可选购近年来一些花炮厂家生产的“环保花炮”,即可体会到过年的热闹氛围,又可以防止因燃放花炮而污染环境。

  二是建议关闭手中手机。春节期间,全家团圆,这时我们不妨关掉手中的手机,特别是全家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本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应该是温馨欢快的,但老人辛苦地张罗了一桌好饭,子女却低着头一个劲地发微信、发微博,这样的年夜饭吃着何来温馨?又何来欢快?家庭成员之间既没有眼神的沟通,也没有语言的交流,又何谈对老人的关爱?何谈过年的“年味”?所以,在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不应该再被手机“捆绑”,而应该抓住这万家团圆之机,让家庭成员之间增加几分交流,增加几分沟通,增加几分温情。

  总之,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传统年文化中进行创新,使传统的年文化与现代科技元素、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思想追求等相融合,我们的“年”才会过得更加温馨,过得更加祥和,过得更加“有味”。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