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国考”报名岗位失衡恐怕不是好现象
http://www.scol.com.cn(2016-11-27 8:48: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明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7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将在全国同步展开。据介绍,在四川考点报名并缴费的应考考生一共有38693人,所有选择在四川应考的考生将在30个考点接受笔试,这个应考数据创下了历史新高。记者了解到,此次“国考”全国招录27061人,共有113.68万人报考,平均42人竞争1个岗位。四川范围内,19个部门共提供739个职位,计划招录1209人。其中,国税局招录人数最多为930人,占招录人数的77%。竞争比例最高的职位为“达州市达川区国家税务局科员(二)”一职,招录1人,通过审核人数为713人。(11月26日《成都商报》)

  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就要什么样的求职心态,这当然无可厚非,甚至还对那些千军万马疯考公务员的人感到理解和同情。然而,公务员报考大军每年都爆棚,仅四川一省的一个热门岗位竞有7多人竞争,这实在令人乍舌,以至有人戏言:考上公务员真如“中彩票大奖”。既然有如此多的人都在参加国考,而且岗位竞争又呈现出如此畸形的状况,这就不能不对国考感到一丝担忧。

  年轻求职者的“趋利避害”,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的不是竞争和创新,而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安乐窝”。国考报名岗位的失衡,凸显了社会竞争机制的不合理性和创新创业胆略的缺乏。民间流传: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是“金饭碗”,直辖市或省级是“银饭碗”,地级市是“铜饭碗”,县级起码也是“铁饭碗”,于是公务员的“金银铜铁碗”就形成了。公务员最低也是“铁饭碗”而且还在逐步加“钢”,工资旱涝保收,社会福利、养老和保险机制健全,至少无下岗失业之忧。这些“特权”当然吸引人,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只能望洋兴叹。公务员能上不能下的体制,是求职者最向往的。而越是到了顶层,就越是保险,福利越高。

  “考碗族”都想进入安乐窝,且是保险的安乐窝,同时暴露了教育的弊病,其单一性和不适应社会性昭然若揭。随着大学精英式教育的终结,现在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非过去的“精英”,说句不中听的话,多是些经不起风雨,见不得世面的“绿豆芽”,既无创新之意,也无创新之本领,考试倒是比较拿手,于是只好坐等吃像公务员这样的“大锅饭”。但这不能全怪学生,要怪只能怪罪我们培养人的体制。你这些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都只能学书本知识的大学生孩子,有什么胆量和能力去搞创新创业?不反思我们教育制度是怎样培养人的,也不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由此可见,创新制度和竞争机制还没有给年轻人以足够的信心。四川公务员报名失衡了,而就全国来看更失衡,竞争一个岗位的人数达到了6000多人!如果把公务员职业看成是“分配性努力”的职业,把创新创业看成是“生产性努力”的话,一般来说,合理的制度调配可以促使个体通过“生产性努力”而非“分配性努力”去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以提升产出和效率。当年轻人都在考虑如何“分配”他人财富而不是积极创造“生产性”财富时,社会积累财富的后劲将大大显得不足,懒散观念和坐享其成的病态就会屡屡呈现。

  可是,如果有才智的人都去争当公务员了,都不去创业创新,只是人人都想躲在公务员的安乐窝里享受,社会的活力和创新必然死寂和乏力。国考报名岗位的失衡,恐怕不是什么好现象。而反观其他国家在公务员岗位的竞争上就没有我们这么激烈。虽然有些国家的公务员待遇也算不错,但有创业精神的人还是选择了另谋职业。由此,该怎样逐步减少“安乐窝”的福利,加大创业创新的魅力,就是今后需要思考和行动的。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