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地方财政不透明何谈建设“阳光政府”
http://www.scol.com.cn(2016-11-28 7:38: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1月26日,《2016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公布,报告显示,今年31个省份财政透明度中仅有宁夏、湖南2个省份超过及格线。31个省份中,排名第一位的为宁夏,江苏垫底,北京排名第13位。昨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我国31个省份的本级预决算信息为调查对象,重点考察各省份的信息公开程度,对各省份的信息透明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11月27日《新京报》)

  记得去年类似的报告中最为“透明”的山东省,得分也仅为57.01分,尚无法达到及格线。而今年可算有两个及格的省份了。但31个省份中仅有两个省及格,还是无法令人满意,这说明我国省级政府财政的整体透明度仍处较低水平。我国国情非常特殊,比其他国家的财政体制要复杂得多,例如“小金库”、“三公开支”、“政府采购”等等。多数省份达不到要求就证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公开,与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相距甚远。

  低水平的财政透明“进步”,也主要体现在大数据方面,而小数据总是语焉不详,对涉及敏感支出的部分少有提及。过去,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透明度较高,但这次得分最高的省份反而是两个内陆省。一直以来,地方政府更愿意主动公开预算信息,而不是决算信息。对预算外资金的相关情况,更不愿意公布。而最受公众瞩目、便于公众监督的预算项目,如政府采购、三公支出等,还处于不透明、不为公众知晓的状态。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规定:“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可即便如此,地方政府还是以种种理由推脱,每次都令公众失望。其实,从技术层面上讲,想做到透明根本没有任何障碍。地方政府对收支、债务等信息都有统计,不愿意全部公布就是心里有鬼。不少地方在回避上花样百出,不断翻新,不少名目繁多的资金挪用,公众根本都看不到。预算方案是一回事,钱花在哪儿了、花了多少却是另一回事。这样花钱,当然不愿也不敢公开。

  近年来,民众要求“看账本”,尤其是看地方政府账本的呼声越来越高。可即便看了,也看不懂,既耗时费力,又达不到效果。但是,除了“看账本”外,地方政府还可以把财政收支状况通过详细的统计简明扼要地公布于网上,如此,民众便一目了然。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拿出更多的诚意来,把更多的有效信息提供给民众。这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想做的问题,只要想做,就能做到。否则,就是其他方面的信息再透明,民众的心中也不会把这样的政府视为阳光政府。

  我国各省的财政公开制度基本上是自上而下进行,所谓“一级压一级”,因此,动力主要来自于“上面的压力”,缺乏包括问责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保障,也因此动力不足。所以,即便每年各省都公开了财政信息,但这种“公开”却很难与“透明”划等号。民众不仅想知道“花了多少钱”,他们更想知道钱都花在了哪儿,效果达到了没有?最令民众感到不解的是财政公开令其看不懂,线条过于粗狂,细节基本不公开。如果经济发展的“正向”不能与政府财政公开的“反向”调整为一致,就无法成为期待中的阳光政府。

  无法做到真正透明,就无法走出不信任的泥潭。如果不朝着科学化、民主化、精准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使不规范的花钱受到有效制约,经得起推敲和评判,把钱都用在刀刃上,就无法取得信任。正像报道中的专家所言: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为信息公开提供法律保障,修订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并将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府部门的问责体系。(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