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好新闻要沾“泥土”冒“热气”
http://www.scol.com.cn(2016-11-9 7:37:4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1月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暖意融融。四川日报记者徐中成作为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者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是四川日报记者连续第三个年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1月8日《四川日报》)

  沾着“泥土”的采访才能接地气,冒着“热气”的新闻才能有温度。四川选送的作品之所以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好新闻一等奖,正是因为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正是因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正是因为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是好新闻的标志。“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好新闻都是“走”出来的,而“走”是一种职业要求,走的过程,就是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过程。源头有“活鱼”,深入基层带着感情写稿,新闻才有生命力。一些读者之所以对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等特殊时期的稿件记忆犹新,就是因为新闻人在第一线和最前沿进行深度采访。我们看到:四川记者通过零距离接触、面对面采访,用真实具体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讲述了一个个精彩故事,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沾着“泥土”,一幅幅激情四溢的图片带着“风尘”,一段段温暖感人的视频冒着“热气”。正如《四川新闻》推出的《蹲点供给侧·猕猴桃保卫战》系列报道,记者们光踩点选采访对象就用了十多天,大家战高温、访民情、看市场,采写的每一篇作品都富有生活气息,堪称是“原汁原味”的真实记录,这样的作品自然是百姓的“热门选”、新闻中的“人气王”。

  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是好新闻的标签。“文者,贯道之器也。”在信息时代,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得到更多读者、更好传播。而故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讲好四川故事,就要与新闻事实面对面,与采访对象心贴心,把观点喊响,把事件挖深,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如此才能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我们看到,四川记者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用爱说百姓,用新闻语言讲出的故事恳切而温暖,不仅写出了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而且兼具高度和深度,饱含着蕴藏在基层的满满正能量。比如:获得一等奖的《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既抓住了村民因不识字在电话薄上画碗筷这样的生动细节,也反映了贫困家庭卖牦牛筹学费的现实困境,还描述了每户村民凑一两百元资助大学生家庭这样的温情故事,不仅充满感人肺腑的生活温度,而且把“教育促进发展、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融入流畅叙事中,显示出重大典型意义和导向意义,彰显了站位上的高度、挖掘上的深度。

  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是好新闻的标识。基层是新闻的第一源头,群众是新闻的第一主角。只有奔走在路上、扎根在基层、活跃在现场,才能让新闻更鲜活。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内“搜肠刮肚”、躺在文件堆里“东拼西凑”、泡在互联网上“复制粘贴”,新闻就难以有亲和力,难以打动人。新闻人的楷模穆青同志一生两上红旗渠、四访宁陵、六入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正是由于他用心观察、用心体验、用心写稿,才把一个个典型人物写的鲜活生动,成为传世经典。如今,在通讯便捷、信息极易复制的今天,一些“快餐”式的新闻让读者觉得有一种隔膜感、疏离感。因此,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工作条件如何改善,采访手段如何先进,都需要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正如四川文字通讯《金堂南充两大火电项目为何被叫停》,记者历时5年、近2000天深入采访,不知走过了多少地方、访问了多少群众、搜集了多少素材,这样的作品比“快餐”式新闻,肯定更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摄影界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在新闻界同样适用,因为世界新闻史上的名作,没有一篇不是来自社会深处的。新闻工作就要站到田间地头,坐到百姓炕头,问到群众心头。我们要牢记“从群众中来”的新闻才能“到群众中去”,这是好新闻的永恒真谛。(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