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海归”变“海带”提醒“找准自己的位置”
http://www.scol.com.cn(2016-10-29 8:17:5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作者:王军荣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回国几个月,投了几十份简历,石沉大海。24岁的留英硕士张佳玲掰着手指数了数,苦笑道:“参加了4次面试和2次笔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更多的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在不断刷新邮箱和生怕错过每一个陌生来电的期待中,她感到,花了1年多时间,搭进几十万元,好不容易给自己的学历镶上的金边,正在一天天被现实剥去光环。(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海归”变“海带”,早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现在更是普遍现象。这不难理解,一方面“海归”人数越来越多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回国40.91万人,较上一年增长了12.1%。而在从1978年到2015年底的37年间,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毕业后回国发展的占79.87%;另一方面国内高学历者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就业市场对于“海归”的选择也更趋向理性,不是认为有“海归”的帽子就认定是人才就会给予高薪。

  成为“海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花钱多却是共同特点。花了许多钱,付出的成本高,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的确是让人难受。然而,这毕竟是事实,这需要接受。当越来越多的“海归”成为“海带”,这就提醒留学更要理性。同时,也提醒就业要理性。

  留学,其实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首先,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能够支撑;其次,孩子较为自觉,独立自理能力强,如果这两方面都不行,就不应该选择留学。其实,有些学生留学,完全是混日子,且读的是“野鸡大学”,近一成“海归”学历学位证书不被承认。如此“海归”,又如何能够顺利找到好的工作?一份来自英国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留学生出国所学专业大多数集中在商科(包括会计、管理、金融等)和IT领域,总数占到了80%以上。大部分留学生的专业雷同,竞争力自然下降。客观地说,那些处于“海带”状况的,大部分属于一般性人才。国内的企业依然需要大量“海归”,尤其是那些高素质、高层次的“海归”。那些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永远不会为生计发愁。请问那些“海带”,你的素质如何?

  带着“海归”的帽子回归,就想立马拥有高薪水的工作,这不太可能。“海归”就业时,无妨抛开“海归”帽子,先适本土环境,还要摆正心态,给自己定一个合理预期,出国留学是一项投资,但融入本土适应环境后,才是考虑“投资回报”的时刻。在就业时,初期求职目标不宜定的过高,要注重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要善于凸显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 如此,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胜出。

  出国,不要过于功利化,而应该是着眼于提高自己,是为了自身发展考虑而选择国外深造,只要一身“武艺”在身,出海归来,前景才会是灿烂一片。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成为“海带”实属正常,不过也不要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摆正了心态,理性对待自己,就业不是什么难事。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