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微信作业中看不一定中用
http://www.scol.com.cn(2016-10-18 7:51:4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维扬书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作为社交工具的微信如今也被一些学校的老师用作提交“作业”的平台,让学生每天在班级微信群里“打卡”交作业。这种作业形式有哪些利弊?实际效果如何?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小学低年级老师和家长。(10月17日《新京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中小学教学中,部分年轻老师通过短信、QQ等方式为学生布置作业、发布学校通知也成为一种常态。最近,作为社交工具的微信也被一些老师用作提交“作业”的平台,这种有别于传统家校沟通新方式,具有反馈及时的优势,但从具体实践来看, 笔者认为微信作业看起来很美,其实中看不中用。

  其一,微信作业只能在经济发达的部分城市学校推开,不可能遍地开花。据笔者调查,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信息技术普及率越低,不少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学生家庭并不具备上网条件,有的家庭连电脑也没有,家长只能在公共场所蹭网或用自己的流量偶尔上网,24小时保持网络在线根本办不到。而且微信作业只能局限在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群体,许多微信作业是需要孩子与家长共同在网上完成的,可是对于那些靠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照顾的留守儿童来说,那些年老的长辈根本无法通过微信与老师沟通,更不要说指导孩子完成微信作业了。城市里那些外来务工家庭中,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会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的大有人在,特别是单亲家庭,家长经常用微信与老师保持联络的比例也不高。

  其二,微信作业给家长带来额外的麻烦,让许多家长不堪重负。家长紧张工作一天后,回到家里是准备休息的,但老师布置的微信作业或各种竞赛活动还要参加,许多家长反映下班回家“比上班还累,一大堆的题,看着都头疼。”有时候完成学校布置的网络知识竞赛,家长还得一边看题一边百度,全部做完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家长的题目做完了,还得完成孩子的题目,家长又得再花一两个小时!尽管微信作业并不是给家长布置的,其初衷是为了让家长知道孩子今天有些什么作业,并提醒督促孩子完成,而事实上微信作业已成了家长挥之不去的沉重负担。

  其三,微信作业给孩子的成长也带来不可小觑的不利影响。因为回家做什么作业、第二天带什么东西都由老师通过微信发给家长,家长无形中成了孩子的“陪读”甚至“书童”,微信一头连着老师,一头连着家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需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切都由老师和家长搞定,如此这般孩子的依赖心理就会得到强化,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其四,微信作业客观上占用了老师大量的业余时间,耗费老师的大量精力。老师在学校忙上课忙备课,还要忙批改作业,下班回家还要在微信上“检查”学生的作业,听音频、看视频,答疑解惑,有时候甚至要忙到深更半夜,这就很难保证老师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如此白天晚上连轴转的高负荷的工作压力时间长了肯定会拖垮老师的身体,时间一长,新鲜感被疲劳感代替,老师疲于应付,对微信作业的检查反馈就会松懈。

  笔者以为,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理当由孩子自己完成,让家长耗费大量时间帮着孩子一起完成,势必给家长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干扰。笔者以为老师可以把微信群当成一个“通告栏”,通过微信平台第一时间将学校的消息告知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安排,至于课后作业,还是以传统书面作业为主,因为动手完成的作业更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也方便老师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