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呵护见义勇为方能引领社会正气
http://www.scol.com.cn(2016-10-23 7:31: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徐甫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0月19日中午,在沈阳市铁西区乐工一街,外地来沈打工青年陈琦看见前面有男子尾随一名女孩,准备伺机行窃,便大声提醒女孩防备。随后,未能得逞的男子与同伙当街报复,持刀追砍致其手臂肌腱断裂。目前,伤者正寻找当事女孩与其他目击者,希望申请见义勇为基金支付治疗费用。(10月22日澎湃新闻网)

  如果伤者的描述属实,其行为无疑构成见义勇为,理当受到社会褒扬,且一应治疗费用也相应有了保障。因而,眼下最为紧要的,是找到那名险些被窃的黑衣女孩及相关目击者,并尽快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不然,仅有陈琦本人自述的见义勇为,很可能因无法证实而任其“流血又流泪”。

  就这起案子而言,查明真相应该并不太难。那名黑衣女孩当时背包步行,有可能就住在附近。而从陈琦当时直觉及事后人们的议论来看,现场无疑有目击者。更有利的是,涉事地点装有监控,据悉警方正在调看。若果真如此,则公众大可替陈琦松口气了。

  不过,也不排除意外情况出现。就如那名黑衣女孩,倘若得知好心人为此受伤,会不会怕受经济牵连而选择沉默?此外,联想到事后现场有人欲言又止、且满是惊惶神色的细节,说不准行凶之人为当地一霸,故而让目击者因胆怯而噤言?而一旦监控没有摄下相关画面,则这一切更会显得扑朔迷离。

  也就是说,陈琦的见义勇为能否如愿得到证实,其结果并不确定。而让人不敢想的是,本属见义勇为的陈琦,若最终无法证实,这是不是一个见义勇为者的悲哀?诚然,尽管没有“名分”的陈琦依然会得到社会资助,但他的救治乃至康复、以及他此后的人生,都将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现实中,类似的不确定性委实太多。幽深的胡同、僻静的城郊,缺乏目击者的几率很大;眼下的城市、乡村,还远远谈不上监控全覆盖。此外,在社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的当下,顾及经济后果的受益人,不一定“有恩必报”;有义务作证的目击者,也并非全都会“挺身而出”。

  而这正是让见义勇为者屡陷于“两难”的所在。但凡需要“路见不平一声吼”之际,往往情势危急,容不得他们先有保全之策再行“出招”。若因这样的“考虑不周”即导致自行为“后果”埋单,则不单是见义勇为者的不幸,更是文明社会之痛。

  更重要的是,见义勇为者“好人无好报”的境遇,不仅会伤了本人及家人的心,更会让诸多后来者“望而却步”。不能想象,在一个文明社会,明知他人陷于危难,不是仗义相助,而是畏首畏尾。须知,正能量固然可以传递,而安于当“看客”的心态一样能够“传染”。

  显然,呵护见义勇为者,就是呵护向善的“火种”。只有让见义勇为者“好人有好报”,才能让后来者愿意且敢于“前赴后继”。而只有正气上升,邪气才能“远遁”。因而,对于现实中的见义勇为行为,无论是被证实了的,以及暂时未能证实的,都应受到妥妥的关爱,方能让其发扬光大。

  故而,对于那些尚没有认定的见义勇为者,不妨多一些特事特办。譬如,常有见义勇为者集一己之力苦觅知情者,往往力有不逮,若警方担起此责,当可事半功倍;对于其中的伤者,当有国家兜底的救助渠道,并一管到底。事实证明,只有让每一位见义勇为者都感受到关爱,且无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之楷模,从而引领社会风气风清气正。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