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缘何出现“进京告状少了”的新变化?
http://www.scol.com.cn(2016-10-22 8:53:4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胡建兵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遇到信访问题,不再千里迢迢进京“讨说法”,在家网上投诉就能解决诉求。自依法逐级走访办法实施以来,我国群众信访越级上访量持续下降,从县到中央的“金字塔”形走访结构已基本形成。(10月21日新华社)

  对于进京上访的人少了,有人认为是因为北京不再接受“越级上访”的人了。这表面上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各级政府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了,解决问题的热情变高了。试想,老百姓有冤屈,政府不给予解决,怎么可能减少进京上访的人吗?就算像前几年一些地方采取截访、关黑监狱、办学习班等手段,也没有阻止进京上访的人潮,反而越来越多。上访又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老百姓之所以选择上访,主要也是问题得不到解决,也不知找谁解决。

  一些民众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进京上访,有的明知在北京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进京,就是为了制造影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产生一些社会效果。而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信访矛盾时手段过于单一,认为信访人员“死脑筋”,很少站在上访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从而让许多原本很简单的矛盾恶化了,使许多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现在不同了,各级政府都在“转四风”,积极开展“两学一做”等活动,老百姓有什么事找干部,干部都会认真去帮助解决,把一些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就用不着上访了。

  “进京告状少了”,说明进京上访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上访者,而在当地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如果那些上访者没有冤屈,何必费神费力费钱跑到北京去呢?这两年,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面对老百姓的问题,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冷静地思考,以平等主体的身份对待信访者。很多官员改变原先的等待上访的习惯思维,而是主动“下访”,深入到矛盾比较多、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去化解矛盾。防止一些原本不太大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集中,最终形成恶性事件。

  “进京告状少了”,说明老百姓诉求的通道通了。这两年,各地在引导民众逐级上访,不再越级上访的同时,不是将上访人一拒了之,而是把中央领导关于“人要回去、事要解决”的讲话精神真正落到了实处,使得一些按照正常程序上访的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各地建立了信访事项办理责任机制,规范了工作程序,明确“兜底”责任。北京市实行区、街道、村委会的“一单式”工作法,江苏省推出群众依法逐级走访权益保障卡……这些保障措施有效压实了基层责任,提高了信访事项办理质量。对于上级机关不予受理的越级走访,基层特别是有权处理机关不再以任何借口推诿卸责,而是“兜底”负责。问题解决在基层,上访者进京告状的自然就少了。(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