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伪养生”泛滥背后是空巢之痛和知识荒芜
http://www.scol.com.cn(2016-9-21 8:51:2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薛家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养生的话题越来越热。满足了温饱的人们开始注重生命质量、追求健康生活。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当前养生市场的乱象,又着实令人忧心。打开电视,有“专家”告诉你,“每天喝养生粥,能预防骨质疏松”;收听广播,有“患者”谈亲历,“吃了XXX,我的糖尿病居然好了”......。(9月20日 《半月谈》)  

  仓廪足而知礼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但“伪养生”大行其道,却很可能适得其反,让公众丢掉健康,甚至是因此丧命。比如一名26岁的安徽籍硕士研究生,迷信吃何首乌治脱发,最终因肝脏迅速衰竭,丢掉了宝贵的生命;养生馆随意给人扣上“气血两虚、脾胃不和”的帽子,不加甄别地进行艾灸、拔火罐,让人伤财更伤身。可见,养生热不可怕,可怕的是“伪养生”横行。  

  “伪养生”何以能大行其道?首先缘于空巢之痛。许多老年人频频出入保健品店,其实并不是对保健品的功效有多信任,而是迷恋在保健体验店与“店友”一起谈心得、听体会,享受其乐融融的快感。对于长期忍受空巢之痛的老年人来说,这种快感无异于久旱逢甘露。正是看到这一点,养生体验馆借着舒予空巢之痛的契机,取得老年人信任,进而兜售保健品。  

  “伪养生”泛滥其次是知识荒芜惹的祸。如果说养生是一种文化,那么“伪养生”就是一种伪文化。可遗憾的是,由于知识的荒芜,很多人对养生文化缺乏最起码的辨别,只能对专家的说法照本全收。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养生知识荒芜程度可见一斑。而这样的匮乏,也是“伪养生”横行的重要诱因。  

  “伪养生”泛滥更缘于植入式养生广告的横行。无论是微信公众号的养生文章,还是电视广播的养生节目,其实都大量植入养生广告。比如“破壁养生料理机”能够将水果等打成极细的果汁果泥混合物,充分释放食物营养;喝青麦苗汁可防癌,等等。但由于对植入性广告,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标准,导致“伪养生”长期处于被“无视”状态,野蛮生长、大行其道。  

  可见,治理“伪养生”是一道社会考题。相关部门一方面要缓解空巢之痛,补齐养生知识的短板,让公众对“伪养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微信、养生栏目中植入广告的监管。对内容不实,具有严重导向性的广告,要坚决取缔,并查封相关栏目;普通的植入式广告,也要严肃告知消费者,绝不让保荐机构以传道授业之名兜售广告。唯有如此,才能治愈“伪养生”泛滥的社会病。(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