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四川藏区产业支撑奔小康启示深刻道理
http://www.scol.com.cn(2016-8-26 7:44:4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产业兴旺,基础先行。近年来,四川藏区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310亿元,所有无电户顺利通电;公路总里程超4.5万公里,机场增至4个,形成通达便捷的交通骨架;牧民定居行动和藏区新居建设建成新居14.2万套,近70万农牧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8月24日《人民日报》)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有力支撑,实施产业扶贫是落实精准脱贫、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措施。然而,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没有坚实的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是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举措,是扩大投资、拉动增长的有效途径。没有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就难以突破,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

  基础设施短板是四川藏区的薄弱环节,也是发展潜力所在。有专家研究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产生经济学上的“乘数效应”,在基础设施上投资1元钱,能有效拉动相关产业7元钱的投入。如果在四川藏区每开工一个基础设施项目,按照项目总投资7倍的“乘数效应”, 依此推算,带动相关投资和相关效应也是相当可观的。以报道为例。“有热水、有WiFi……方便得很!”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冷戈村村民所波在自家“藏家乐”门口热情招呼游客。自从村里通电,游客络绎不绝,所波家的客栈时常爆满,他将床位从5张增加到20多张,年旅游收入也增至4万多元。四川藏区旅游资源富集,随着基础设施瓶颈逐步突破,农牧民旅游收入不断提升。去年,四川藏区实现旅游收入近393亿元,带动13万农牧民增收。

  事实表明,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的主要依托。各地资源条件千差万别,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也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不能不顾实际,盲目一哄而上,引进水土不服的产业。产业发展是一种经济活动,产业扶贫要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既要看到“死结”,又要找到“活扣”,还要研究如何“解结松扣”。譬如:走进红原县安曲镇夺龙村地毯厂,藏家风情浓郁的彩色地毯挂满墙。车间里,穿线、剪花,一片忙碌。村里能办地毯厂,两年前,村民不敢想。草原上不缺牛羊,缺的是把牛羊变成钱的企业。2014年底,镇村干部动起了心思,请来一个外出打工返乡的能人,给予政策扶持,联合村里的贫困户,组建了华洲地毯制造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合作社生产商品地毯230张,产值200余万元,村里的14户贫困户不仅每人得到合作社免费赠送的一头牦牛,还有1万元现金。目前,四川藏区累计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101个、家庭农场150个,覆盖大部分藏区,带动贫困户千万家。

  由此观之,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只有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成效。四川藏区产业支撑奔小康,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产业扶贫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包括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等,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增收。产业扶贫目的就是为了贫困人口脱贫,必须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真正建立起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有效途径,把谋划的事情变成现实的成效。这样,才能以基础设施的精准之力、产业发展的精准之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