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媒体观察 >> 正文
不妨为“网络词汇入词典”设置准入“门槛”
http://www.scol.com.cn(2016-7-22 14:50:06)  人民网    编辑:周帆
作者:梁家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6%的受访者会频繁接触网络用语,66.9%的受访者平时会使用。57.5%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62.1%的受访者建议将有意义和创意的词汇收进词典。(7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不难看出,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飞速发展,未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网络语言将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网络语言的发展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可能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我们没有及时了解它,用好它,将来势必影响人际间交流。那么,面对迅猛传播的网络语言,与其掩耳盗铃、视而不见,倒不如将其专门编入词典,扩大字典容量,以供不了解网络用语的大众参考,起到解决网络语言交流沟通障碍的作用,

  现在网络语言铺天盖地,多得不可胜数。何况,网络流行语毕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一些语言具有很强的场景性,以及创生的偶然性。其生存的空间与时间也极为短暂,就像流行歌曲一样,昙花一现、红极一时,却随着网络关注度的降低,而烟消云散。而词典作为工具书,兼有规范性和严肃性相统一,也是不能随随便便就把网络语言收归“典”中。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网络语言才会被录入?自然,不是某个网络语言常被人用就准入,也不是某个专家说入就入。笔者以为,教育部门和国家语委不妨制订“网络语言入词典准入细则”,设立网络语言准入门槛,使得编入词典的“网语”经得起考验,为大众所接受。一者,看它是否全民通用,也就是说看这个网语“红不红”。如“晒”字的解释中,可以加入“晒工资”、“晒照片”这样的注解,还有“车奴”、“房奴”等,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符合词的通用性,应予以固定。

  二者,可以设置时间门槛,也就是说,入选要看它是否经历了历史和时间的积淀,是否符合生命力原则。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细思恐极”,等等,这些网络词语,前几年,还在网上被广泛采用,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被埋没于“茫茫网海”,经不起时间的磨炼,就不能将之编入词典。能够编入词典的,一定经得起时间考验,有稳定性与持续性.

  当然,有准入就应有退出机制.对于一些入选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大家都不会用,消失于社会的发展,那么,就要将这些网络词汇从词典中删除,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提高词典的质量。

  总的来说,有了“网络词汇入词典”的准入机制,就能进行科学评估,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语言中精选有价值的语言符号,使得编撰出版的词典更具权威性。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