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重建样本里的“干部气概”

http://www.scol.com.cn(2016-7-23 13:46: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闲语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7月21日,四川向世界庄严宣告:“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三年基本完成”目标圆满实现。四川又一次书写了凤凰涅槃般的奇迹,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灾后恢复重建的新路。但这不是终点。发扬彪炳史册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精神,四川阔步迈入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新征程。(7月22日《四川日报》)

  如果说8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是一种国家力量的集中展示,那么3年前的“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就是一种四川气概的写照。因为这一次的灾后重建是完全由四川来组织担纲。这是我国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由中央直接安排部署转向地方负责制的重大转变与创新。对于四川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这次灾后重建具有双重使命,既要恢复重建家园,更要书写国家样本。

  干部是凝聚磅礴力量的主心骨。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在四川担纲“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时,四川早已经历了汶川灾后重建的重重考验,但毕竟有国家力量的支撑,有全国人民的对口支援,一旦自己真正作为重建实施主体后,其中的艰难不言而喻。事非经过不知难。三年多时间的变化是巨大的,户户安居乐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这个“四川奇迹”背后是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支持。在7月21日的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上,那些受到表彰的各级优秀干部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正是在优秀干部的示范引领下,灾区人民务实启动了农房建设,用背水一战、风雨无阻的坚韧回应灾难,从农房重建到产业重建,广大灾区干部用实际行动书写出了一幅气壮山河的恢弘画卷。

  干部是探索重建新路的带头人。国家将重建工作的“指挥棒”交给四川,这既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责任。“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这是中央给出的重建命题,对于四川各级干部而言,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必须深入基层实际,必须始终坚守科学重建这个大原则。如何把中央的要求与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四川必须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既要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到探索重建新路上来,又要遵循和找到新时期救灾和重建客观规律,更要在探索地方灾后重建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从重建效果来看,四川各级干部做出了表率,拿出了开拓创新精神,写就了崭新的国家样本。

  干部是续写发展新篇的执笔者。正如表彰会上一些基层干部所言“现在远未到休息的时候”。“三年基本完成”目标虽然圆满完成,但还有五年和七年的目标任务接踵而至。“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从某种意义而言,面对“后灾后重建”时期的目标任务,对灾区干部来说更是一个大考验。如何激发四川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精神和品格,如何利用好这些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四川各级干部再接再厉,推动和激励干部群众在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新征程中快跑加速。(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