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川报评论 >> 正文
必须严格监管“任性借调”
http://www.scol.com.cn(2016-6-28 8:33:36)  四川日报    编辑:周帆
作者:龙敏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期,记者在贵州、河南、福建、黑龙江等地下乡采访时,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上级部门连续借调骨干,基层“失血”严重,很多工作难以开展。而且,人事关系错配引起单位内部不团结,助长“求人办事”等不正之风。

  (6月26日新华社)

  作为一种非正式的人员流动和公务协作方式,借调对促进人才交流、提升基层人员业务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理论上来说,借调应该是一种少数的行为,但如今,却日益普遍。借调不可怕,可怕的是这背后的乱象。很多借调现象,并不是为了促进人才交流、提升基层人员业务能力的目的,而是一种跑偏的“关系借调”“亲情借调”。

  怎么说呢?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一些单位领导干部的关系人员,没本事干不了正事,便要借调一些骨干过来干事;另一种,则是一些领导的关系人员,通过“借调”这一机制,获得曲线升迁的机会。显然,这两种借调方式,都是权力任性的体现。

  为何这种“任性借调”屡禁不止?答案不言而喻。一方面,清理很多时候只是吆喝一下,风头一过,一切又会回到老样子,再加上很多借调都是一把手定的,在好人主义盛行的官场,谁敢真查呢?另一方面,则是即便清理出违规的借调人员,很多时候,也不会有什么惩戒,最多就是清理回去即可,这样,违规借调怎可能被真正禁止呢?

  真要终止“任性借调”,必须先终结“权力任性”。一则要规范干部借调制度;二则要加强对借调制度的监管,对干部借调,除了事先的审核之外,事中的监督与违规的惩戒等机制,也应提上议程。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