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商人为啥能“绊倒”3个村的数名村官?

http://www.scol.com.cn(2016-5-27 10:33:1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是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湖北省武汉市某太阳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尹某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为获取非法利益,他大肆行贿、“围猎”干部;一些村干部利欲熏心、一拍即合、铤而走险——一个商人“绊倒”3个村的数名村官。(2016年5月2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围猎”一词,如今在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中被高频使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领导干部之所以会成为“围猎”对象,从实质上来说,“围猎”的不是人,而是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当权力遇上利益,在各种诱惑之下,有人失去了定力,成功被“围猎”。所以,不管是“围猎”还是被“围猎”,都是定力不够、贪心不足所致。作为新中国第一大案的主角,刘青山、张子善就是在不法奸商张文义等人的“围猎”下,一步步从革命功臣堕落为历史罪人的。

  时至今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贪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当下干部被“围猎”的现象,相对于建国初期更加严重。原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原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原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被“围猎”的领导干部,无论是在总体数量上,还是在行政级别上,都远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任何时期。这意味着有权力作“引线”,党员干部被“围猎”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这就如同流感病毒一样,只会入侵免疫力低的人。党员干部只要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戒、心中有纪、心中有法,行得正、坐得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就不会在一轮又一轮的“围猎”中束手就擒,更不会在“围猎”中沦为阶下囚,面对铁窗残月孤独愧疚,唏嘘不已。

  一个商人之所以能够“绊倒”3个村的数名村官,原由也在于此。如果这些村官手中没有一定的权力,就不会成为“围猎”的对象。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这句话用在被“围猎”的数名村官身上,可谓十分恰当。当权力遇上利益,在各种诱惑之下,3个村的数名村官底线失守,控制不住内心的贪欲,自然就会在不坚定的理想信念与金钱欲望的博弈中败下阵来,在商人的“围猎”之下,迷失自己,走上了一条以权敛财的不归路。如果这些村官有足够的定力,不为物役、不被利诱,对各种歪风邪气有戒备,把党纪国法作为自己的行为戒条,戒除不良嗜好以保持高尚道德情操与生活旨趣,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戒,管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身,就不至于接二连三地掉进伪装得并不高明的陷阱。

  说到底,一个商人“绊倒”3个村的数名村官,就好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最终成为“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的牺牲品,不值得同情、不值得扼腕,但其留下的教训却值得我们铭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党员干部一旦被贪欲蒙住了双眼,就会无视纪律和规矩,在各种诱惑、算计、讨好、捧杀面前败下阵来。故此,身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被“围猎”的警觉,始终“正气存内”,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不因喧嚣所迷惑、不因名利而动心,守住公私分明的界限,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远离俗套,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警惕落入扭曲的关系网和人情陷阱。这样,才能心境高雅、正气充盈、百毒不侵,化解被“围猎”的危机。(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