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悬崖小学”需要的不仅是一挂天梯
http://www.scol.com.cn(2016-5-26 7:49:0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72户人家居住在海拔1400多米的地方,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据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讲,在这条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个。阿土勒尔村的孩子平时住校,每月月中和月底的周末才回家。到校和回家,都需要攀爬藤条。(5月24日《新华网》)

  10多岁的孩子,也需要像大人一样,攀爬这些藤条。上学的时候往下攀爬,回家的时候往上攀爬。尽管说,环境改变人,这些孩子都有着与我们不同的“超能力”,我们不能攀爬的地方,他们却能够像猴子一样的攀爬。但是,这样的攀爬行为也是危险的,一不小心就可能粉身碎骨。在这条悬崖的藤条上,已经有不少人失去了生命。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地的乡党委书记的想法是建设一个安全性能高的天梯,不再使用危险的藤条,而是用钢筋焊接梯子,然后安装上防护栏。这样一来,就能减少孩子的危险因素了。不过,即使是建设一挂天梯,乡里也是没有这样能力的,因为这至少需要几百万元。这对于穷乡僻壤来说就是天文数字,就是一笔巨款。

  “悬崖小学”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我想修建一挂几百万的天梯,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辖区更高级别的部门可能会因为成了热点而投资兴建。社会爱心人士也可能会捐款资助,为“悬崖小学”建设安全的天梯。可是,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最完美的结果吗?

  其实,对于“悬崖山村”和“悬崖小学”来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他们走出悬崖?走出悬崖是政府期盼的事情。最近这几年,为了确保特殊群体的安全,国家和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在开展此类惠民活动。可是,奇怪的是走出悬崖,走出大山,走出水域,山民、渔民中有很多人并不喜欢。去年的时候,某地政府好不容易将悬崖上的山民劝到了山下,可是没过多久,90%的人就又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深山。

  这是为何?这是因为“悬崖村庄”里的人已经习惯了靠山吃山,长期水上漂的渔民则习惯了靠水吃水。他们走出大山、走出水域之后,就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了?这需要考虑的事情其实是,该如何让悬崖上的村民愿意走出大山,在走出大山之后,能够融入到社会上。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的传统认知,他们的生产模式,需要我们多些包容,多些理解。只要我们让他们走出大山也能幸福的生活,他们就能愿意融合到山下的生活。他们就愿意从山顶上走出来。

  “悬崖小学”需要的不仅是一挂天梯,天梯固然可以缓解危险因素,但是这终究不是最完美的办法。要么,让“悬崖小学”也能打通坦途,要么就要想办法让他们愿意走出悬崖。“悬崖小学”的安全不能总是悬着。(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