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教师向家长借钱会导致“隐形教育不公”
http://www.scol.com.cn(2016-5-20 13:45:2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程振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吉林市昌邑区一所小学的老师付某先后向班内38名家长借款25万元,一直没有还款。5月20日,当地教育部门向媒体通报,已对涉事的老师作出处罚决定,停止其班主任工作,同时,教育局纪委部门介入调查。(5月20日,中国新闻网)

  教师被誉为“神圣职业“,是因为除了要具备普适意义上的”职业道德“,还要有高出社会平均道德水准的”师德“。这是一项事关未来公民人格的事业,一言一行都会被模仿、放大,所以”师德“有时意味着”谨言慎行“。

  教师的谨言慎行包括文明用语、不做有偿家教,其实也应该包括“不向家长借钱“。话说教师是平等公民,向权利对等的家长借钱,似乎属于公民应有权利。但师德本身意味着更高要求。试想教师向家长借钱,而且数额巨大,师生关系必然异化,家校关系势必变味,成了”互相绑架关系“,教师管教学生的权利被与家长的欠债关系绑架,没当教师债主的家长被“未帮助教师”的世俗关系绑架。而笔者最担心的还是,教师向家长借钱会导致“隐形教育不公”。

  曾有专业问卷调查,在开放题“老师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你从老师那获益最多的是什么?你对老师有哪些希望?”的回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一视同仁”,而这个词基本上都是在提对老师的希望时出现的。教师对部分学生偏袒,势必会对另一部分学生漠视。可见学生和家长最介意的正是“隐形教育不公”。以这位向38名家长借款25万的教师为例,“欠人钱嘴短”会不会导致变相的宠爱“债主学生”,让他们获得更多关注,坐更好的桌位,甚至在班级产生优越感,并导致未“帮助”过老师的学生心生自卑?小小年龄就在心里种下“拼父母资源导致的不公感、挫折感”,实在是教育的不幸。

  教育部在2013年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意见中明令,不允许教师以任何理由收受学生财物,不得以教谋私。教师向家长借钱正是“以教谋私”,让师生、家教关系严重变形。笔者认为,当老师和当公务员一样,不能追求额外的私利。习大大说,当干部不要想发财,想发财不要当干部。对教师而言,选择当老师不要谋私利,谋私利不要当老师。而现实中,确实有私欲膨胀的老师绑架师生、家校关系,利用家长担心孩子受委屈的心理,给学生私下补课收费,向家长借钱或是通过家长走关系,我们说择校冲动会导致教育不公,其实这是显性不公,教师以教谋私也会导致教育不公,实质是隐形不公。

  农村教师想调到市区学校是普遍现象,听说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家长能提供的额外资源更多。城市当官的家长、当医生的家长、有钱的家长更多,抱着变现师生关系以教谋私想法调动的心态很成问题。老师们要知道,逾越师德红线半步的行为都会导致隐形教育不公,对孩子心灵成长的戕害将会伴其一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当处处谨言慎行。

  教师向家长借钱会导致“隐形教育不公”。吉林这位借钱不还的教师,相比给家长带来的经济损失,客观制造的“隐形教育不公”才是祸害无穷。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