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种地“后继无人”催生职业农民
http://www.scol.com.cn(2016-5-31 8:52: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婧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河南延津平陵村,550户人,4900亩地。“55岁以下的,在田里几乎看不到了。”村支书肖洪生坦言,“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村里的地没有成规模流转,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记者在山东章丘调研的情况也类似,全市104万亩耕地,流转面积32万亩,2/3以上仍是农户分散经营。(5月29日 人民网)

  以前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努力读书,以后就只有去当农民”。现在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努力,连农民都当不成”。这其实是一种现状,一种农业生产的转型过程,而现在最普遍的也就是种地“后继无人”。

  “连农民都当不成”既有不愿意、不会,更有想都不会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传统的理念里和现实中,种地是最苦最累的,而且还挣不了多少钱,与打工比起来,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农村“空心化”也越来越严重,年轻人出去打工了,老人、妇女在家种地带孩子,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生存模式,这样的模式带来的自然是农户分散经营,生产力低下。

  不管是种地还是打工,生存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能挣钱的选择下,自然选择挣钱多的,在挣钱难易的问题上自然选择轻松的,这本也是一种正常的选择,这也是很多农民做梦也想要的农业现代化,在提效增产,减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让土地生出更多的钱。

  在这样的一种需求下,其实就需要职业农民,其实农民也是一种职业,只是我们往往看不到这一职业,所以漠视了,其实,农民也是一种职业,种地“后继无人”的现状,其实给职业农民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这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路,毕竟需要对职业农民的认同感、尊重感,还需要在政策、科技的大量投入,让人们在打工和种地中对比能看到种地的优势,从散户经营向大户经营转变,提升土地的产出率。

  农民不是代际相传的,更不能用歧视的眼光看待农民,种地“后继无人”需要靠知识、靠管理、靠农业文化的推进,让农民队伍强大起来,才能解决空心问题,解决无人种地的问题。(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