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市长电话”打不通岂是一个小问题
http://www.scol.com.cn(2016-5-18 8:13:3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热线电话是百姓与有关部门及单位沟通的渠道之一。然而据调查发现,部分地方公开电话多达数十个,却存在电话难打通、难沟通、难办事等问题,不仅使得热线电话难以发挥应有效力,也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少群众反映,用半小时甚至1小时以上才能打通政府公开电话的现象十分普遍。(5月17日半月谈网)

  说起“市长电话”,我们并不陌生,或许好多人还打过好几回,但要客观评价“市长电话”的作用,估计没有多少人给好评。原因就在于“市长电话”逐渐成为了一种摆设。要么是打不通,要么是打通了没人接,要么是接了没有下文。用一句话来概况,那就是“难打通、难沟通、难办事”。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市长电话”这么难,那就不打了,用不着上纲上线。但从群众的角度看,“市长电话”打不通却不是一个小问题。

  “市长电话”是一个作风窗口。既然向老百姓公开了这个电话号码,既然公开承诺了相关事项,就要切实履行主责任。至少要打得通,要有人接听,至于问题是否能够及时处理,那另当别论。但就是这个基本要求都做不到。在拨打东北某中心城市的市长公开电话时,记者连续拨打100多次无法接通,也没有任何语音提示信息。可想而知,如果是遇到重大事情要反应的市民又该是何种心态?据零点咨询去年进行的公共服务热线公众印象调查显示,仅有28.8%肯定是“亲民好举措”,54.7%认为“有些鸡肋”,还有16.5%认为“纯属摆设”。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认为官员在搞形式,走过场,根本不关心群众实际利益。一旦形成这种固定意识,要改变政府形象,可谓是难上加难。

  “市长电话”是一个诚信指南。从设置市长电话的初衷来说,关键还是在意架起干群直接的沟通桥梁,切实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在新常态之下,各种矛盾尖锐复杂,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之后,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更多,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群众也要通过“市长电话”进行及时的反应。结果市长电话成了“聋子的耳朵”,对于政府来说,或许可以不闻不问,但对于市民来说,政府的诚信就矮了一大截。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不解决问题的热线电话就是摆设,这不是逗老百姓玩吗?”。自己说话都算数,如何让群众信服?一旦群众凉了心,再多的弥补都无济于事。

  “市长电话”是一种服务意识。不要以为“市长电话”只是接线员的问题,或者是相关部门的管理问题,说到底还是一种服务意识问题。“市长电话”能否切实解决问题,这于地方领导的服务意识密切相关。要根治这个“三难”问题,一方面要让热线人员及相关部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强化管理,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同时也要强化问责考核,尤其是地方领导要主动落实相关制度规定,切实履行责任,既要及时接听,更要切实解决落实。啥问题都怕认真,只要严格追责,“市长电话”就会真正成为一种干群沟通桥梁。

  现在各地都在开展“两学一做”,在“学做”的同时,不如多找找自身问题,看看老百姓有哪些意见建议,带着问题学,瞄准问题做,切实解决问题,并做出成效,这样的“学做”才接地气,才收群众欢迎。从这个意义而言,把“市长电话”的这根线理通畅,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