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餐卡”能否成为学校的“免责卡”?

http://www.scol.com.cn2016-1-26 8:19:5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徐甫祥
  日前,有网友发帖称,自贡市江姐中学出台新规定,即下学期开学后,自带饭菜到学校的学生需要办理“带餐卡”,才能带饭菜进校园;同时,学校不再为自带饭菜的学生提供米饭。 昨日,学校相关负责人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办理“带餐卡”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们也共同担负起孩子的安全管理责任。(1月25日《成都商报》)

  在任一所学校,住校生的一日三餐也好,走读生的午餐也好,在哪里吃?吃食堂?还是叫外卖?既让学生纠结,更让学校犯难:学生讲究的是经济实惠可口,而学校则更在意食品是否安全。尤其是在食堂饭菜不尽人意、而外卖大量进入校园的情况下,学校往往是绷紧了神经,生怕稍有不测,哪里便会冒出一桩食品卫生事故,让学校“吃不了兜着走”。

  而江姐中学即将推出的“带餐卡”,显然带有通过设“卡”来防范风险、规避责任的目的: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表明学校尽到了告知责任;若办理“带餐卡”,则需要学生及家长共同签名。依学校的说法,这样做是为了齐抓共管,言外之意则是,校外就餐系学生及其家长执意而为,而“带餐卡”即是免责的明证。

  当然,除了规避风险之外,按某些学生的说法,学校或许还有借此“一石二鸟”之意:办卡需家长亲往的“高门槛”,以及办卡过程中学校的“风险警告”,将使相当部分学生或慑于家长的干涉,或基于办卡的麻烦,而放弃外卖,而转向食堂就餐。显然,随着“带餐卡”的正式施行,无“卡”学生将再也无法从校外带回外卖。这样,小小的一个卡,既缓解了校方因外卖引发的担惊受怕,又在不经意间扭转了学校食堂的经营“颓势”,岂不一举两得。

  不过,学校的如意算盘未必就能如愿:譬如,“带餐卡”实行后,凭卡带回的外卖就一定能保证安全么?专门强调不为自带饭菜的学生提供米饭,就能摆脱“瓜葛”么?如有意外,尽管饭菜均是外卖,而“带餐卡”又是应学生及其家长的要求而发,但关键在于,一则安全事故发生在校园,学校“守土”有责;二则中学生大部分为未成年人,在校时间家长并不在身边,学校监护有责。而有着学生及其家长签字的“带餐卡”,不过是学校的一种内部管理形式,至多表明学校起到了相应的的告知责任,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而无法免除责任。

  而部分学生放弃办卡,或在短时间让学校食堂“红火”,但若食堂饭菜口味仍让学生“味同嚼蜡”,价格又不“亲民”,那么,学生势必再次“拜拜”:或办“带餐卡”,或干脆到外面就餐。而经常外出就餐的结果,则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及食品安全风险的双倍增加。显然,这既不是当初推出“带餐卡”的初衷,更不是学校想要的结果。

  其实,笔者并非一味否定“带餐卡”的作用:通过办卡所设置的门槛,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回归学校食堂就餐。一般来说,学校食堂的封闭管理,以及专一的目标人群,都让其安全性及适口性好于外卖。不过,在设“卡”之后,让学生在食堂就餐从“压服”到“心服”再到“口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学校食堂不能随之提高质量、改善口味、增加品种、并做到薄利多销,那么,“带餐卡”实行初期所产生的导引作用必定不能持续,其对外卖风险所起的阻击作用必定大打折扣。

  因而,对于学校来说,“带餐卡”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要想真正防范由外卖带来的安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把学生尽可能地吸引到学校食堂,而要达此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学校食堂办得让学生满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