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教育漫谈 >> 正文
定制校服为何不规避“代购”风险?
http://www.scol.com.cn(2015-4-27 8:00: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25日下午,东莞本地知名微博“东莞学生部落”发帖称,“东莞外国语学校事先没有告知校服的价钱,发了校服后才告诉同学们价钱。属于先斩后奏,同学们看到这价格纷纷表示穿不起!”记者获悉,该校本次发放的校服有12种不同季节的衣服,共有18件,费用需2180元。一些来自该校的网友直呼“穿不起”,并认为“被坑了”。(4月26日《广州日报》)  

  在没有亲眼看到这套18件的校服时,或者说在不具备服装鉴别能力的情况下,似乎无法从性价比上判断这套校服是不是“天价”。但是,这套校服哪怕再货真价实,也逃不了“吃力不讨好”的结局。因为,学校制定校服不像企业发放工作服,前者是要学生付钱的。所以,学校为学生定制校服,至少在结算的形式上,类似于“代购”行为。  

  因为,学生与校服供货商已经形成了买卖关系,而学校不是买卖合同的直接相对人,而是“名义购买人”。而在代购业务中,各方都是有风险的。其中,由于实际购买人指示不清,名义购买人购买到的商品不符合其要求;其次,如果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瑕疵,甚至对商品的使用者产生了损害。然而,该校“代购”校服的形式,已经让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必然落到“实际购买人”身上,学校作为“名义购买人”,在没有征求“实际购买人”的意愿的情况下,不但在款式和种类上,而且在价格上擅自做主,“讨骂”是难以避免的。  

  如果说校服不是普通服装,学校按相关规定有解释权,那么,作为“名义购买人”的校方,在价格上就不得不征求“实际购买人”的意见。尽管这是校服,但“消费者是上帝”的原则,在买卖关系中是不能改变的。说到底,校方所谓的“价格是经过教育局等部门联合招标确定的”,不能说明这个过程的“清白”——因为,“实际购买人”没有参与。任何一个买卖合同,脱离了“实际购买人”,怎么能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合情合理?  

  校服也是服装的一种,而服装市场这潭水的深浅,可能连做服装生意的人都吃不透。至于有老师认为“价格确实比以前校服价格高,但质量比以前要好一到两倍”更是无稽之谈。凭什么说质量比以前要好一到两倍?是以款式比还是面料质量比,是以舒适度的还是以耐穿性比?如果是与曾经发生的上一堂体育课就开档的校服比,无非也是能坚持三堂体育课而已。不懂服装制造工艺和市场价位的学校,如此越俎代庖,就难怪让人浮想联翩了。  

  其实,这套校服的价格高低并非问题的关键。也网友似乎并不在乎价格的高低,认为“看看好不好看咯”。那么,校方为何不把这套校服“好不好看”,拿样衣提前征求学生意见,包括价格是不是能接受,而是用“打闷包”的方式,在学校通知缴费之前,学生们不知道校服的具体价格?正是因为这种类似的“代购”行为,在真正的代购中不可能发生,之所以在实际交易后引发了学生的不满。事实上,把学生的毛衣和毛背心都纳入校服,也让校方想把“这笔生意”做大的猴急昭然若揭。  

  定制校服为何不遵循“代购”的基本要求,不规避“代购”的风险?除了其中利益上的冲动,几乎找不出这种“愚蠢”行为的其他可能。当权力寻租成了贪腐主要表现的社会生态下,就算“天价校服”货真价实,但这样的操作过程,难免引发舆论质疑。
相关评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