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处长卡政策”贵在决策“扁平化”

http://www.scol.com.cn(2015-4-17 8:43:3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薛家明
作者:薛家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严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运转流程繁冗、拖沓,亟需进一步简化流程,加快简政放权进程----“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4月16日 《京华时报》)  

  部长点头,处长卡住,看似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却有一定的合理性。一者,处长负责具体业务,让处长们在“微观上”,拿着“放大镜”给文件把把关,是对文件负责的体现。再者,签字就意味着责任,而且越是先签核担负的责任越大。比如,在一个审批文件中,第一个签人往往负有的直接责任。而后面的签核人只负有领导责任。因此,处长慎签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应该说,就政策的平稳落地而言,处长慎签也是一种正效应。但现实中处长慎签演变成处长卡项目,造成许多政策“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结果各种手续再走上一年”,却是极大的负能量。审批延时,一方面造成民众不能及时享受到中央的制度善意。另一方面,可能让政策错过最佳的时间窗口,在实施上增添变数。  

  其实,之所以出现处长卡政策,首先因为部长权力大。去年,国家发改委出现“审批崩塌式腐败”,其中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搜查发现现金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引起轩然大波。但仔细想想,这意外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政策,处长们都能卡个一年半载,企业的项目审批,地方的立项申请,卡起来岂不更容易?地方政府和企业怎能不忙着“跑部进钱”?其次是因为处长多,你批我批大家批,延误了审批进程。其实在一个处审批一周,并不算长。可经过10个处呢?累积起来却是公众无法容忍的“蜗牛审批”。  

  因此,要预防处长卡政策,一是要推行审批时限制度,限制处长的权力。只有处长手中的笔不任性,惠民政策才能快落地。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决策“扁平化”。并不是每一项决策,都要三堂会审,都需要在各各部门都走一遍。有关部门在推进简政的同时,也要优化决策流程。唯有如此,让政策不在处长之间蜗牛爬,迅速落地惠及民生。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